预约试听:
15820266379
18098163739
育儿百科
新闻动态
开明还是保守,本就无法对之判定绝对性的好坏,但是有个词叫做“过度”,一旦在开明和保守前加上“过度”两个字
幼儿总有许许多多问不完的问题,诸如“为什么晚上会有星星和月亮?”“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
每个孩子都有情感上的敏感期,特别是四到五岁的孩子,这时候不仅开始表达情感,而且会开始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前两天看到一个热搜新闻,就在5月10日,上饶市一学生家长持刀将另一名男学生刺死,看到新闻时我觉得这简直是匪疑所思,
前几天,同事在群上发了一个链接,带的话题是“4岁双胞胎17楼坠落皆生还”,当我第一眼看见前面几个字时内心“咯噔”一下,后来看到“皆生还”这三个字才舒了一口气。点进链接说的是5月8日在广西有一对4岁的双胞胎在母亲
现在,许多家庭都非常宝贝自家小孩,宝贝到什么程度呢?“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重视自家小孩是没错,但家长们得有个度。过度的宠溺,那不是爱,那是伤害。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家长们兴许是出于客气或其他各种原因就替自家孩子表达意愿了,根本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前些天听同事说起,家里来客了,还带了个文静乖巧的孩子,同事向来喜欢孩子,便主动和孩子打招呼:“小朋友,你多大啦?”谁知道这时,母亲就抢着回答:“她今年五岁了。”
其实在讨论或强调要培养孩子的社交和情感能力——比如:自信、同理心、坚韧不拔等这些品质时,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其实盘古树认为,从宝宝出生开始到3岁,我们所讨论的育儿本身其实就是在帮助他们发展这些品质。今天盘古树先和大家探讨一下孩子的“自信”到底要怎么培养吧。
之前看到一篇《New York Times》的旧文,当年乔布斯执掌苹果公司时,记者去采访他问道,“你的孩子一定非常喜欢Ipad吧?”“没有,我在家限制孩子使用这些高科技产品的。” 当时记者特别震惊,“我一直以为乔布斯的家应该是这样的:墙壁是个巨大的触摸屏,餐桌上都堆满了Ipad,甚至枕头边到处都是Ipod。”
近日一则短视频几乎可以说是要刷爆了各位家长的朋友圈、微博,杭州一个童模被成年女子脚踢的场景让人气愤不已,但随后就被曝出这踢人的女子竟是小女孩的生母,实在是让吃瓜群众都大跌眼镜! 其实这里盘古树用“大跌眼镜”倒也不算恰当,虽然大多数人都反对,认为这样对孩子实在太过分了,但是相比其他的可能性,这又在大家看来是“意料之中”,毕竟家长打孩子的问题,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给他玩具根本不玩,就是放嘴里啃,连绘本都是拿来啃; 现在会爬了,地上看到什么都要往嘴里放,爬哪吃到哪。 这是许多家长都在头疼的一个问题:孩子就是喜欢把东西往嘴里塞,大玩具也就算了,如果是小物件不小心吞了进去可怎么办?而且常常我们越是制止,孩子就越是啃得变本加厉,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了,搞得大家都精疲力尽。
现在家长们都把孩子看得特别地珍贵,养也越发地娇了起来。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孩子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要求是否合理,是有害还是有益,一概给予满足,以为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是“天然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