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我们的心,衣食住行都恨不能照顾得无微不至。如果宝宝常常不好好吃饭,“食”不规律,父母的心里一定比热锅蚂蚁还要急。该怎么让孩子好好吃饭呢?盘古树先来告诉大家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饭,知道了原因之后,再来找对应的解决方法。
孩子的肠胃正常吗?
首先,爸爸妈妈需要确定的是——孩子的肠胃或者消化是正常的,这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一定不能忽视。如果消化不好、肠胃不适,放在正常大人身上都食欲不佳,何况一个小小的孩子呢?
判断孩子消化、肠胃是否健康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细心观察。比如消化直接影响的就是排便,孩子平时排便是否规律、大便颜色和状态是否正常,都是评判指标。如果新手父母拿捏不准,可以带孩子到附近的儿童医院做一次彻底的检查,打消顾虑。
如果确定了孩子是因为消化、肠胃问题不爱吃饭,那父母一定要咨询相关的儿童医生和专家,想办法帮助孩子调理身体,让孩子健康起来。长期的消化不良,影响孩子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孩子的生长发育受限,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家里的菜谱多样吗?
如果孩子消化、肠胃没有问题,那父母要反思一下家里平时的菜谱是不是过于单一,让孩子没有胃口。
单一的菜谱一来没有吸引力,二来也无法满足孩子对营养的需求。在中国最新的营养膳食指南中提出,每人每天都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肉类和谷物,多元素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不用说,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当然需要更全面的营养。
所以,爸妈们可以多花些心思研究菜谱,尽力为孩子烹制营养丰富、菜色诱人的菜品,想必孩子一定能食欲大开。
真的到了孩子必须吃饭的时候了吗?
孩子不吃饭还有一种可能是:到了饭点,但他根本不饿。可能是因为两餐之间,孩子吃了很多零食;也可能是孩子的活动量太小,导致上餐吃进去的食物没有消化完。总之,孩子此时根本没有饥饿感。小朋友天性自由烂漫,他们并没有到点就吃饭的概念,只知道饿了就吃、不饿就不吃。
跟这种情况类似的是: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搭模型或者做别的自己想做的事。传统家长一般都是强行让孩子不准再玩了,先吃饭。可是爸妈们不知道,在你眼里的玩,对孩子来说可是一件正正经经的“工作”,你打断了他的“工作”,你说他恼不恼火?哪里还有心思吃饭?
如果是以上两种情况,父母们一定不要强迫孩子,端着碗跟在孩子身后一口口强喂是不可行的。盘古树主张尊重孩子自身的规律,再辅以适当的引导,让孩子产生充分的自主感和宁静感。
当孩子不吃饭是因为不饿时,父母就在平时减少孩子的零食量,同时多带孩子做一些运动,多去户外走走看看。当孩子是因为专心做事而暂时不想吃饭时,父母简单提醒后就自己先吃,当他做完手上的事想吃饭时,或许餐桌上已经没剩什么菜了,父母注意这时不要再加菜了,要让孩子知道,他选了先玩再吃饭就是这样的结果,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以后遇到相同的情况,他一样可以自主做选择。
现在早已不是物资匮乏的时代,相反是物资过剩,吃饭显然已经不是头等大事。孩子一两顿没有好好吃,父母也不用觉得天塌下来了。明智的父母在给孩子提供丰富优渥的物质环境、保证孩子健康之外,更会注重从小事开始建立孩子正确的思维程序,培养孩子专注、自主的能力。如何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思维程序呢?盘古树家长教育学校,用独创“七情六感”课程带父母走进科学育儿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