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试听:
15820266379
18098163739
育儿百科
新闻动态
家长对于0—3岁的宝宝教育有很强的意识,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过人,更不愿意自己的宝宝输在了起跑线上,特别是作为妈妈,孩子出生后是全职在家带孩子还是继续重返职场?都另妈妈们感到很困惑,那么0-3岁的宝宝该如何进行教育呢?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家庭。因此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父母。
我认为,早期教育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塑造”,不可忽视的两点是: 给孩子足够的机会“体验” 给孩子足够程度的“尊重”
小孩子一岁之前,我们大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身体发育,说话、走路、胖瘦......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方面。然而一岁前的宝宝除了生理上发育迅速外,心理认知上也发生着重要变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只有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有的放矢,给宝宝更科学的培养训练。
早期教育是父母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但如今的早教越来越片面化,逐渐步入误区
很多家长可能有这种情况:跟自己的孩子签订“家务劳动劳务合同”,如刷完一次1块,扫地1块,洗衣服3块......验收合格,现金支付给孩子劳动报酬。
“孩子摔倒了,家长要不要去扶?这是近几年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孩子跌倒了,父母不应该扶,要让他自己爬起来,还引用“证据”说:“人家国外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儿童的口腔敏感期会在半岁左右来临,最直观的的表现就是喜欢吃各种东西,这是人格发展的一个基础阶段,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时父母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注意必要的卫生即可。
有多少父母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喜欢看黑白相交的地方,热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彩球?婴儿喝了糖水之后为什么拒绝再喝白开水?他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微小的事物感兴趣?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它还会再扔掉?......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
早期教育必须从零岁开始,这是由孩子该阶段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